日志样式

年轻抽烟喝酒 54岁男胃镜检查发现食道癌 

医生指食道影像。林重蓥摄

54岁的曾先生,从年轻就有抽烟和喝酒的习惯, 从未有任何不适的症状, 在朋友的邀约下到大里仁爱医院做身体健康检查, 在无痛胃镜的窄频影像(Narrow band image, NBI)检查中,发现一公分的食道病变,界线明确的棕色区域, 并有不守则的微细血管型态,予以切片检查, 病理报告显示为早期食道癌。


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黄冠智表示,食道癌早期不痛不痒, 因食道黏膜并没有“感觉接受器”, 因此当肿瘤尚未发生下黏膜侵犯时,几乎都是没有感觉,而当出现体 重减轻、贫血、吞咽困难或是出血而就医发现时,已是中晚期。 食道癌的男女比例为16:1,容易导致食道癌的高危险因子为抽烟 、喝酒、吃槟榔,长时间食用下, 任一项都会剌激局部黏膜产生病变,三者共享危险性高达195倍之 多。


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黄冠智说明,目前最有效的检查方式, 是透过消化内科医师执行胃镜检查,搭配光学模式与染色内视镜,让 诊断效果最大化。食道癌依据肿瘤侵犯部位,大致分为四期, 治疗的方式以及存活率因期别而个有不同; 高风险族群如个案曾先生为第一期食道癌, 仅能以定期胃镜检查或运气好意外发现, 此时肿瘤尚未侵犯到肌肉层,可以利用内视镜黏膜下切除术(End 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)把病变处完全刮除,5年以上存活率达70 ~80%。


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黄冠智进一歩说明,内视镜一般是以白光来观察, 窄频影像(NBI)以滤光器滤掉红光,并窄化带宽限于蓝光415 nm及绿光540 nm。这些调整过的光源只能穿透浅层的黏膜, 蓝光主要被血红素吸收而凸显表面微血管型态, 绿光则穿透较深而凸显较深层的血管,观察黏膜病变; 而肿瘤组织会增加血管性,改变血管的型态, 故窄频影像可运用于鉴别肿瘤性病变,及预测侵犯深度。


而哪些为食道癌的高危险族群而需要定期追踪胃镜呢? 黄冠智医师提醒有食道癌家族病史、烟酒槟榔习惯超过10年, 或是曾经罹患头颈癌(下咽癌、口腔癌)患者,终其一生有20~3 0%会发生食道癌,建议每年都要定期接受胃镜检查。


胃镜检查切片诊断为第一期食道癌的曾先生, 经转诊至医学中心做内视镜超音波(Endoscopic ultrasound, EUS)评估内黏膜下层情形,再实行内视镜黏膜下剥离术(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, ESD)给予切除,术后状况良好。


※【台湾好新闻】提醒您 开(骑)车不喝酒 喝酒不开(骑)车!※


 

本文由:买球的app 提供

关键字: 买球的app-手机买球的正规app下载-十大正规买球app排行|推荐